非遗新活力|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与音乐教育学院联合开展“传统技艺遇上青春创意”主题活动
春韵载非遗,歌舞传匠心。当非遗文化遇上00后大学生,壮族民歌、壮锦技艺、扁担舞等非遗元素赋予了青春注解。3月18日,“歌飞三月三·舞动非遗情”民族文化活动在学校南湖校区学生一站式社区掀起热潮。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团委、学生会与音乐教育学院团委、学生会历时一月筹备,通过“科普+展演+互动”的模式,为师生呈现了一场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。
非遗技艺的破圈演绎
《刺绣时光》:织机上的时光诗
壮锦,是“中国四大名锦”之一,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的“活化石”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的同学们把织壮锦变成了会动的艺术!她们用柔软的手臂模仿穿梭的织线,轻盈的跳跃就像织布机上下摆动的节奏。当姑娘们旋转时,仿佛看见五彩丝线正在编织成花;突然齐齐弯腰俯身,又像织娘正在仔细检查布面。这,就是非遗文化的可视化!
《等上一辈子》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:听见时光里的纯粹
“未经修饰”令观众耳目一新,未经修饰的歌声瞬间点亮了整个空间,展现传统民歌的时代生命力。场下不少同学跟着拍手哼唱:“原来山歌是这么有魅力的啊!”
沉浸式非遗体验区
扁担舞教学现场秒变大型欢歌会
两组扁担铿锵作响,舞院学子现场示范“打谷”“收割”的节奏密码。同学们现学现演,虽有人同手同脚却笑声不断。“原来扁担撞击的强弱变化对应着稻作劳作的呼吸节奏!”参与体验的同学恍然大悟。
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与音乐教育学院联袂打造的“歌飞三月三·舞动非遗情”主题活动,以青春视角重释古老智慧。学子们用现代编舞活化壮锦织造技艺,以纯净人声还原山歌本真魅力,更通过扁担舞互动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,告诉大家:“传统文化从未老去,它正在年轻人的掌心跳跃成星火!”
文字:何俞萱、曹睿祺
图片:肖家滢、黄佳琴
视频:花火舞风·青春影像站肖家滢
编辑:蓝靖程
一审一校:张倩芸
二审二校:李柏志
三审三校:冯丽霞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