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舞院团委】青春逐梦,点亮乡土——舞院学子2024-2025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(第六期)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、《论党的青年工作》、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(第一、二卷)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,在刚刚过去的寒假,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团委、研究生会、学生会积极组织我院青年学子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。我院青年学子结合专业特色与家乡实际需求,踊跃奔赴家乡的各个角落,将专业知识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,在实践中深刻感悟青年的时代使命与担当。
(一)实践人:2022级研究生班 刘干华
2025年寒假,我以执行导演兼编舞的身份参与了广西百色高速公路有限公司“巳巳如意壮乡红遍”迎新春职工文化汇演。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我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创作,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文化工作的意义与价值,对“返乡青年”的身份认同、社会责任以及个人成长有了全新理解。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是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它让我跳出象牙塔,在泥土气中读懂中国,在具体事中锤炼本领,在乡情中锚定人生方向。我深切体会到,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孤芳自赏的“空中楼阁”,而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光。未来,我将带着这份体悟继续前行,在壮乡的红土地上,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“山乡巨变”。
(二)实践人:2021级表演与教育男班 王大卫
寒假期间,我秉持“哪里需要文艺工作者,就去哪里”的理念,我开启了充实的社会实践。首站在河南郸城县,参与下乡教学,为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带去舞蹈乐趣。接着奔赴新疆尉犁县古勒巴格乡,投身基层公益演出,为当地居民奉献精彩舞蹈。随后前往北京中交集团,在文艺演出中与同行用舞蹈展现其发展历程与基建者的奋斗。最后于新疆库尔勒市开展美育传播活动。回顾这段经历,我不仅提升了舞台表现力,更明晰文艺工作者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。未来,我会继续踏实前行,为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(三)实践人:2024级舞蹈编导班 邱砚杰
寒假期间,我积极投身龙岩市新罗区迎新春文艺晚会工作,加入新罗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 山歌艺术家小分队。这次实践经历,令我收获满满。在个人能力提升上,舞台处理与团队协调能力有了显著进步。面对编舞任务,我凭借专业知识向编导建言献策,同时学习到不少应对现场突发状况的编导技巧。与演员们携手合作完成演出任务的过程,让我深切领悟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深知齐心协力方能攻坚克难。更关键的是,这次实践加深了我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理解。通过参与晚会,我看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潜力,也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。带着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收获,我暂别家乡,准备迎接新挑战。我坚信,未来我定能以更成熟的状态,为家乡发展持续贡献力量。
(四)实践人:2023级舞蹈学班 朱彦宇
寒假,得益于在广艺积累的专业知识,我有幸踏上2025年梧州市团拜会的舞台。从得知入选的那一刻起,兴奋与紧张便交织在心头。准备期间,每一次排练都是对自我的深度挖掘。当站在舞台聚光灯下,随着音乐起舞,我能感受到自己的蜕变。演出结束后,收获的掌声与认可,让我对家乡文化建设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。我期待着未来,能带着这份热爱,成为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。我想用舞蹈传递家乡的故事,展现家乡的魅力,为梧州的文化发展添上一抹独特的色彩,将更多美好传递给大家。
(五)实践人:2022级国标舞班 何梦阳
寒假期间,我投身于家乡年会中的国标舞节目《与美同行,美美与共》的编排与排练工作。排练过程充满挑战与欢乐。有一次,一位舞者在尝试新动作时总是出错,大家围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,从调整发力点到改变动作节奏,最终成功攻克难题,那一刻,团队的凝聚力让我倍感温暖。演出结束后,不少观众前来询问舞蹈背后的故事,还有小朋友拉着我的手说以后也想学习舞蹈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,舞蹈是连接家乡与观众的神奇纽带。未来,我打算深入家乡的古老村落,挖掘更多被遗忘的文化瑰宝,融入到国标舞创作中,通过“舞蹈+文化传播”的方式,让家乡的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。
文字:刘干华、王大卫、邱砚杰、朱彦宇、何梦阳
图片:刘干华、王大卫、邱砚杰、朱彦宇、何梦阳
编辑:蓝靖程
一审一校:张倩芸
二审二校:李柏志
三审三校:冯丽霞
用户登录